回到主页

数智化背景下的

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

作者:郭波

· 制造业与新能源

百年汽车正在发生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不仅技术层面,更在商业模式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动化作为变革的上半场以“破坏性”创新的方式颠覆了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商业模式;而数智化作为下半场则以“增值”创新的方式为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盈利空间。面对这一变革的必然趋势车企需要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数智化背景下,为什么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必然需要创新?创新的方向是什么?一起来看。


一、商业创新驱动力——技术

1. 电动化:上半场的“破坏性”创新


电动化作为汽车产业变革的上半场,其本质是一场“破坏性”创新。它不仅仅是对传统燃油车技术的替代,更是对整个汽车产业生态链的重新洗牌。电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动车在性能、成本、环保等方面逐渐展现出优势,从而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以燃油车特征为基础的商业模式遭受了巨大冲击,利润环节出现了显著的“减少”。一方面,电池成本的下降和规模效应的显现使得电动车的售价逐渐接近甚至低于同级别燃油车;另一方面,电动车的维护成本更低、能源使用更经济,进一步压缩了传统燃油车在售后服务和能源供应环节的利润空间。

2. 数智化:下半场的“增值”创新

与电动化不同,数智化作为汽车产业变革的下半场,其带来的更多是利润环节的“增加”。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产品的数智化升级,不仅提升了汽车产品的附加值和用户体验,还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盈利空间。通过收集和分析车辆运行和用户行为数据,车企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服务和推荐,从而增加用户黏性和满意度。同时,智能制造等企业数智化融合的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为车企创造了更多的利润空间。此外,数智化还促进了跨界合作和生态共建,车企可以与其他行业伙伴共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broken image


二、驱动力二——消费者需求

中国汽车的消费已经从首购为主转向增换购为主,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是推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变革的另一重要因素。

2016 年中国车市消费增换购比例为 30%,而 2023 年增换购比例提升至 56%,增换购群体占比已超过了首购群体而成为主角,进一步预计2025 年增换购比例将达到 65%。

broken image

在数智化时代,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代步功能,而是更加注重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的体验,这些甚至完全可以说已经是必须,不管是从调研数据还是观察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可以明显感知。大家一旦体验过智能电动汽车之后很难再对燃油车有什么兴趣。这种需求的变化促使车企必须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三、驱动力三——市场竞争的加剧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卷”,大家感受都比较明显。放眼全球,汽车产业的同样竞争日益激烈,从汽车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看,有句话可以反应汽车全球竞争的底层逻辑——世界强国一定是汽车强国,汽车强国才能成为世界强国,可见在全球经济等格局快速变化的时代,各国汽车产业之间的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直到洗牌完成,留在牌桌上的庄家将获得分配主导权。从此轮变革的参与者看,传统车企面临来自新造车势力、科技巨头等多方面的挑战,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车企必须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

 

1. 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体系

数智化带来最重大的变化之一便是为企业提供了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能力。在数智化时代,车企需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体系,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出行服务。这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动汽车、共享出行服务、能源管理服务等等。通过构建生态体系,车企可以形成闭环的商业模式提高用户黏性和忠诚度。

2. 推动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服务

数据是数智化时代的核心资产之一。包括车企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用户行为、车辆运行等数据以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服务质量,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3. 拓展新的盈利模式和收入来源

随着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的变革车企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收入来源。除了传统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外还可以拓展到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广告服务等领域。此外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车企还可以利用车辆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和挖掘业务为其他行业提供数据服务支持。

4. 加强跨界合作与生态共建

跨界合作和生态共建是车企在数智化时代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车企需要积极与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通过跨界合作和生态共建车企可以整合资源、共享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broken image


五、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特斯拉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开创者,引领了商业模式创新。比如最早的取消传统4S店而采用直营店模式,将展厅搬进购物商场。其实特斯拉更重要的创新是在依靠软件的增值服务模式。早2007年,马斯克就构想了集星巴克、苹果体验店和“一家好餐馆”的亮点于一身的特斯拉店铺,他在一篇博文中写道,“特斯拉打算为打造好店和打造好车投入同等精力”。后来正式运营的特斯拉门店时尚而现代,配有互动触摸屏和克里格(Keurig)咖啡机,液晶显示屏上播放着特斯拉汽车在夕阳中畅行的画面。

broken image


特斯拉的软件增值服务模式通过FSD等自动驾驶选装包和OTA付费升级服务,实现了汽车产品的持续价值挖掘。这一模式不仅为特斯拉带来了可观的额外收入,也重新定义了汽车产品的价值构成,展现了数智化时代汽车商业模式的新可能。特斯拉的软件增值服务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从大家熟悉的EAP/FSD软件购买,到座椅加热功能付费开启,再到基于用户使用情况的保险等等。从特斯拉取得的效果来看,应该是非常成功。

特斯拉通过增值服务软件(FSD为主)已累计获得大量收入、具有高利润率、高增速特点。例如,2021年Q3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特斯拉FSD在内的服务营收为8.94亿美元,占当季营收137.5亿美元的6.5%。软件增值服务成为推动特斯拉股价上涨的关键因素。摩根士丹利指出,特斯拉主要收入将不再是汽车的购买交易,而是用户使用该产品数年里的软件增值服务收益。进一辆特斯拉后,就会进入一个由特斯拉打造的独特生态系统,并持续为其享受的各类服务付费。西部证券预计2025年特斯拉FSD整体选装率有望提升至50%,贡献特斯拉营收占比约14%。

而从特斯拉增值服务未来方向,马斯克一直强调的共享出租车可能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图:特斯拉在财报上公布了其共享出租车 APP 的UI 界面